停更之后

前言

停更了so long time。挑战失败,下次一定——真的一定吗?不知道,毕竟我连这句话都打得心虚。 不过我感觉确实需要写点东西,to be一个能表达自己、能写出人话、能记录人生的人。

停更简史

为什么停更?其实很简单:焦虑让我断电,放假让我短路。是的,我也会“焦虑”,只是因为之前的环境没有这种机会。

不过我的焦虑不是那种“我要做出选择了”的焦虑,而是那种“一想到要面对某种无法逃避的情况,我就开始提前崩溃”(或者只是我觉得我无法避免而已)。它们不需要我做选择,但它们会把我推出舒适区,然后我的反应就是:开始内耗。

那一周有两个小组作业,一个是做一个PPT来讲解一篇论文,当然,单纯的做ppt也没有什么(应该?),重点是讲解完之后老师与同学都会提问,也是打分的一个依据,因为提问的人也会加分,所以得面对ai对各个方向的提问,另一个也是一个需要上台讲的作业,于是我就在内耗中度过了一周。

我甚至会反复插拔U盘,确认文件是不是最新版,打开看看内容,关闭,又改一点,然后又插U盘。就像在跟一块塑料进行精神博弈,好像文件更新频率越高,我就越能骗过自己的不安。

说白了,其实就是我脑子里一半是“这样应该就可以了”,另一半是“搞不好会翻车”,结果两边天天斗,最后什么都没干好。 而且在事情结束之后,我又会觉得这些事并没有什么,但是它们确确实实牵扯过我的心绪,也让我高估了自己对焦虑的抗性,以至于下一次焦虑来临的时候,我大概还是这种情况。

之前说适度的焦虑还真是有用的。因为它会让我开始做点事,哪怕是被迫的。但是我又不太能抗得过焦虑,而且焦虑不是动力,它只是我前进前的绊马索,只有刚好踩住它、又能把它踢开,我才能动一下。所以我已经不知道焦虑对我来说是好是坏了。

然后就到了五一节假期,这之后一直没写就只是因为懒而已。放假了,我就开始放松了,“玩”成了我的路径依赖,直接摆回原形。每天就是打游戏,刷视频,看论坛,并没有去更新的想法。

写博客并不是生存必需品,它也不会像饭卡一样自动提醒我余额不足。寝室里面也没有人喊我更新,更没有系统提示你“该写点东西了”,而且这段时间也没有看他人的博客,所以它就静静地被我遗忘在角落。

等我注意到的时候,已经过去很久了,于是坐在椅子上,又写到了这里,但是我却没有继续下去,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写下去了。所以就又往后拖了一周,也就是现在。

我知道我会再来一次这种焦虑循环,而我唯一能做的,大概就是继续记下来,然后等哪天,能写出它的新结局。

前天突发奇想,想要吃点大餐,于是从昨天中午开始就在想该吃什么,因为昨天是星期四,所以第一个想到的就是KFC,但是真的选起来了才感觉到困难,因为我在看价格的时候,会自动的否定,觉得不值,没必要花这么多去吃这个,但是实际上也就40-50,选了半天无法决定吃什么,所以我觉得不能这样下去了,于是换了衣服,直接出门到外面逛去了,希望到了外面就能看见一家符合预期的店,然后吃顿好的。

但是在外面转了几圈还是没有想到要吃什么,最后在准备回去和时候,路过一家蹄花店,店员问我要不要试试,于是我就留下来,点了一个蹄花套餐和一个麻婆豆腐,-50,菜上的很慢,不过分量很够。但是我吃完了之后(麻婆豆腐甚至没怎么动过),并没有因为很久没吃大餐后的这一顿而感到高兴,反而是感觉这一整件事有点荒谬,感觉很幽默

想起以前高中的时候,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对氪金有种执念,于是之后玩游戏就很喜欢氪金,因为生活费挺多,除了吃饭还能有很多能剩下来的,管不住手的我就都投入了游戏里,等到了大学,发觉到这样不太好(除了一些必须的消费就是氪金),于是开始了戒氪。

等想要氪金的时候,想到不如吃点好的,然后就把钱拿去吃了(点外卖)。我并不是没钱,是不敢花,也不舍得存,最后就用来证明自己在控制生活,其实只是控制不了情绪而已。不过后面家里出了点事,最后也就很少氪金了(生活费其实没怎么变)。

然后一直到现在,我对于生活上的需求都挺小的,不管是平时吃饭,身上的穿着,加上其他的一些生活用品都是能用就行。这次五一假期也是吃了几天泡面,而且之前吃饭也是一天20。

当时和朋友聊了一下吃饭的事,朋友说是因为一些高兴的前置任务没有做完,或者说做了错误的前置任务(选择的时候关注那些被我否定的价格)。确实,对我来说如果是和几个朋友一起出去就不一样了,吃之前聊聊天,一起扯闲白,这样也并不会去在意价格,但是我是一个人去的,激活的回路只会让我关注价格。感觉下次不如直接吃点激素,一直到位了属于是。说到底,我不是想吃顿饭,我是想吃掉这点情绪。但显然我点错了菜单。

爱,死亡与我

这部分是之前有次周记想写的,但是写了一半就没写了,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不了解爱,也不够了解死亡(甚至害怕死亡),更不了解我。但是现在觉得,就算不了解也可以写写。

在母亲节之前,母亲就打电话过来,提醒我有什么节日要到了,然后她说也不要需要什么,但是祝福是一定要有的,所以我就只在当天发了一句祝福。但是之后打电话的时候,说着他的姐姐妹妹们在朋友圈分享收到的花,和礼物,我能感觉到她的渴望,但是我一般不会有专门送礼物这种想法,特别是她说出不需要什么之后。而且一定程度上我对这种形式的意向并不强,只有她专门开口要的时候,我会做,但是那不可能。

在和朋友聊了之后,我发现我缺失爱人的能力,也缺失对爱的感知,当然,在知道之后可能会好很多(虽然我没什么信心)。在此之前我并不清楚什么是爱,当然也就无法感知到,但是在知晓之后,仔细回忆发现,其实我就像是生活在水里的鱼,只是感知不到水而已,虽然水不算很多,但是也足够我活下去了。

小时候和家人吵架之后,会忍不住的幻想自己死了会怎么样,他们会不会后悔这种幼稚的想法,他们会因为爱我而对我宽容,而我也过不了多久就会忘却。不过小时候的我还并不知道死亡是什么,而之后的我又有多么的害怕它,只是想要让自己好受一点而已。

等到长大了之后,经历过亲人的离去,知道死亡是什么了,我就开始害怕起了死亡,或者说我在害怕失去,不论是物品,还是朋友,亲人,死亡会带走我的一切,在我死之后,我就没有了意识,这个世界也就不会与“我”有任何联系了。

我渴望活着,即使家里已经是现在这种样子了,即使以后会遭遇许多苦难,但是现在,我只是想活着而已,如果可以的话,希望以后能活的更像一个人

qrw

就这样吧,下周见了。

看不见我
使用 Hugo 构建
主题 StackJimmy 设计